上一部影片介紹[塑膠射出是什麼?],接著為大家介紹[什麼是塑膠射出成型原理?] 塑膠射出成型是將塑料溶化,注入模具,冷卻後即可定型。原理很像製造巧克力 例如:
- 混合:混合原料色母
- 精煉:塑化混煉段
- 調溫:塑化計量段
- 成型:射出、保壓、冷卻
- 熟成:後收縮1.5~2天
- 完成:包裝出廠

◎ 射出成型參數
射出成型的原理是將塑膠粒以定量、間歇的方式
- 自進料漏斗加入
- 送至加熱管中,加熱使其融化後
- 透過活塞住或推頭向前推進,經過噴嘴射入模具的模穴中
- 當模穴充滿後,模具的冷卻系統將塑膠料,冷卻成固體,待降低到適當溫度後
- 即可開模頂出成品,然後合模,繼續下一個射出循環。
◎ 射出流動
我們用最普遍的螺桿式射出成型機為例來說明::
1. 塑膠粒預熱進料 : 將塑膠粒放入漏斗中,並且加溫預熱。可以乾燥塑膠粒並節省熔化時間。
2. 熔化混合 : 把漏斗中的塑膠粒,驅入加熱的圓管,利用螺桿的前進,使得塑膠粒通過加熱管,將熔融的塑膠推向加熱的筒壁,促使塑膠料完全熔化並且均勻混和。
3. 射出流動 : 熔化的塑膠,在活塞或螺桿產生高壓驅動下,經由噴嘴(nuzzle)被射入閉合的模穴中。
4. 壓縮保壓 : 射出後,螺桿或活塞不會馬上收回,而會維持模穴內的壓力,等待澆口冷卻凝固後,才會回到原來的位置。
5. 模具冷卻 : 模具內有冷卻水道,可以冷卻射入模穴中的高溫熔融態塑膠,使其降低到具有足夠頂出強度的溫度。
6. 開模頂出 : 待塑膠降低到適當溫度後,即可打開模具,進行頂出動作,取出成品。
7. 後處理 : 將成品上的廢料剪除,或者進行其他整理修飾動作,組裝成品。
◎ 塑膠射出成型 模穴密度

熔融的塑膠,被注射到模穴的過程中,其溫度、密度以及被壓縮量一直扮演著重要的互動關係。要掌握好射出工藝參數的設定要領,就必須先了解:
充填 壓縮 保壓 。

高的射出壓力是不需要的,射出壓力,只是彌補射出速度的不足,強制將熔融膠料,注入未充滿的模腔,這不但增大了鎖模力,也使得製品內應力增大,脫模後,製品容易變形喔!
射出成型條件5大要素:
溫度、壓力、速度、時間、位置

結論:
大量生產塑膠零件,使用射出成型可說是非常經濟的,但是對於少量生產就不適合了,因為射出機及開模具的成本偏高,
不建議為了生產少量的零件而採用射出成型,單價將會十分昂貴的喔!
若是量大快速生產零件,則成本就可以分攤,
對於小型零件,一次更可以射出好幾個,十分地有經濟效益喔!